用百度秒哒开发应用,会说比会写重要

  金磊发自凹非寺

  量子位公众号 QbitAI

  现在搞开发这件事,真的一行代码都不用写了!

  例如做一个完整的网站,现在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只需要提出你的需求。

  然后 AI 就会唰唰唰的把自己要做的工作给梳理出来。

  我们只需再点击一下“生成应用”,AI 就会先摇身一变成架构师,处理架构模式设计、模块框架设计、技术框架选型、安全框架设计等工作。

  紧接着,切换成研发工程师,继续完成搭建开发环境、模块编码实现、前端页面编码、代码集成与初步测试等任务。

  那么结果又会如何呢?

  啪的一下,完完整整的网站就这么水灵灵地做出来了:

  而且啊,里面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再进行二次编辑,AI 助手也可以来帮忙的那种哦~

  就连移动端也是“一锅出”:

  以为只有一个页面?非也非也。

  在点击“预览”之后,可以看到 AI 一口气做了 5 个网页!

  不仅如此,就连后台管理也有哦!

  而且啊,AI 做出来的可不只是 PPT,点击“发布”,甚至域名都给你准备好了:

  最终,一个完完整整的网站,就在不到 3 分钟的时间,搞定了!

  那么上面这些能让多个智能体协作搞开发的 AI,到底是什么来头?

  不卖关子,它就是百度刚刚全量上线的国内首个对话式应用开发平台——秒哒

  也就是李彦宏在去年 11 月份亲自站台发布的“One More Thing”产品,从刚才的 demo 中不难看出它的特点:

  无需一行代码,分钟级就能搞定复杂的应用开发,包括 H5、网站和轻应用等。

  那么秒哒还能搞些什么有意思的开发呢?

  话不多说,来一波实测~

  会打字就能搞开发

  我们首先还是继续做个网站,但这次的内容会与刚才展示的截然不同:

创建一个 ActivePulse 运动户外商品网站。

  在片刻之后,秒哒识别出了这次任务的意图:

  同样是不到 3 分钟,一个网站就搞定了。

  看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完整,相当完整。

  这次就连模特都给你搞出来了,而且从各种图片来看,绝对是专业产品的级别。

  同样的,网站里所有细节元素,都是可以修改的:

  后台管理上的内容,也是一应俱全:

  最后,配置好域名,就可以直接上线了。

  不得不说,现在一个不会编程的人,只要你有想法,真的就可以在秒哒上不到 3 分钟,开发一个完完整整的网站。

  而做网站还只是秒哒能力的一隅。

  我们还可以通过它来开发小游戏

创建一款记忆配对卡牌小游戏,翻到两个相同的图片后则配对成功,记录一分,格子是4*4,支持重新开始游戏。

  这一次,仅仅几十秒的时间,就搞定了!

  如果对生成的结果不是很满意,我可以继续通过对话的方式做更改,例如:

配色变得更鲜艳一些。

  再如做一个H5 页面也是小菜一碟:

帮我设计一个 H5 郊游报名页。

  在确定了主题和风格之后,又是一个功能完整的 H5 就做出来了: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

  怎么做到的?

  从整体来看,秒哒的背后主要三个核心技术点。

  首先就是无代码的对话式生成应用

  传统的编程方式通常需要开发者掌握多种编程语言、框架和工具,开发过程复杂且耗时。

  而秒哒通过无代码的方式,彻底重构了开发范式。用户只需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秒哒的智能体便能自动生成代码,并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进行调整和优化。

  秒哒支持语言用户界面(LUI),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系统交互,描述应用的功能和需求。

  系统能够迅速理解用户的意图,并生成相应的代码,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开发门槛,用户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只需“会说话”即可完成应用开发。

  传统开发模式下,一个项目可能需要多人持续数月才能完成。

  而秒哒能够在 3 分钟内生成应用原型,并在 1 小时内完成迭代和优化,这种高效性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大幅降低了开发成本。

  秒哒的另一个核心技术优势是多智能体协作

  系统内置了多个智能体,每个智能体模拟人类团队中的不同角色,如策划、开发、测试等。

  这些智能体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动态分工和协作,确保开发过程的高效和顺畅。

  例如,策划智能体负责需求澄清,开发智能体负责代码生成,测试智能体负责应用测试和优化。这种动态分工机制确保了每个环节都能高效完成。

  多个智能体之间通过 API 进行交互,确保信息的无缝传递和任务的顺利衔接,这种协同机制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还确保了应用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就是多工具调用

  传统的开发环境通常是封闭的,开发者需要手动集成各种工具和服务;而秒哒从设计之初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支持多工具调用和集成。

  在应用生成过程中,秒哒的智能体可以调用多种优质工具和服务。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 iRAG 生成图片素材,或调用其他 API 实现特定功能。这种多工具调用机制让应用开发更加灵活和高效。

  秒哒生成的应用不仅可以在开发过程中调用工具,上线后还能无缝接入百度的工具生态系统。

  这意味着应用可以根据需求自动调用外部工具和服务,实现功能的扩展和优化,这种开放的生态系统让应用具备了“自我生长”的能力。

  以上便是秒哒背后的三大关键技术能力了。

  靠想法就能赚钱的时代,更近了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值得聊一聊——秒哒的发布,意味着什么?

  其实早在数月前,李彦宏就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答案:

一个人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就可以完成一套系统的搭建,应用的复杂度也会随着我们技术的提升不断提升。

  只要有想法,你就可以心想事成,我们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只靠想法就能赚钱的时代。

  而从现在回头来看,科技圈也在围绕着 AI Agent 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前不久大火的 Manus,以及各家的 Computer Use、Phone Use 等,都是在把AI 自动化能力不断提升。

  由此可见,AI 已经到了需学会“知行合一”的阶段,即不能仅停留在思考、搜索,更应当学会执行。

  但或许有人会说了,秒哒既然已经可以搞复杂的网站开发,那么像前端程序员这样的职业,是不是岌岌可危了呢?

  其实不然。

  秒哒可以说是释放了程序员们重复且简单的工作负担,但 AI 无法替代人类的一点,正是我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创意。

  因此,秒哒可以说是反倒给了大家更多时间去做创意的事情。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创意、想法,要比技术更加值钱。

  最后,体验地址放下面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试哦~

  体验地址:

  https://miaoda.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