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块9的AI女友游戏,正在攻陷你的朋友圈

  文 | 定焦 One,作者 | 李唐,编辑 | 魏佳

  AI 女友游戏广告,正在悄悄入侵你的朋友圈。

  母胎单身二十年的阿宝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朋友圈一则游戏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一次出于好奇的点击,不仅让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还即将令他莫名其妙损失 9.9 元。

  虚拟恋人游戏已不是新奇事物,但在 AI 的加持下,该品类隐约有翻红的势头。

  2024 年 10 月前后,乙游(女性向的恋爱游戏)厂商自然选择(深圳)智能有限公司进军 AI 女友游戏,推出首款 3D AI 伴侣“EVE”。该公司已获得天使投资,估值已过亿元。

  今年 3 月,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创立的神秘 AI 游戏公司 Anuttacon 也浮出水面,其首个游戏名为“Whispers From The Star/《群星低语》”,是一款以 AI 语音交互为核心玩法的太空生存游戏,号称主角 Stella 与玩家的所有反应、情感、动作都是 AI 实时生成,游戏画面也是实时渲染,玩家的每一句话都将影响故事的走向。尽管这还不能严格算作是 AI 女友游戏,但方向仍然值得关注。

  在此之前,男性向恋爱游戏《奇点时代》和真人互动影游《完蛋!我被美女们包围了!》已经验证了市场的潜力。如今,加上 AI 技术的加持,这条赛道被赋予了更多想象空间。

  不过,此前被热议的 AI 陪伴玩具、AI 情趣机器人都尚未迎来爆发期,这一次,从小团队到游戏新星都在默契押注的 AI 女友游戏,会有不一样的命运吗?

  “甜蜜”背后的消费漩涡

  张梵西最近迷上了一款 AI 女友游戏,月收入 5000+ 元的他,每月往往会为此花上 300 元-500 元不等。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会员订阅和定制服务,其中定制服务是充值大头。

  据他介绍,微信小程序上的 AI 女友游戏种类众多,但玩法相对单一,以角色扮演的基础对话为主。

  他玩的这款游戏玩法更丰富些,包括角色扮演、外型定制、个性定制、约会冒险等。在定制页面,该游戏还支持风格、动漫角色、地点环境、五官身材、梦幻套装等丰富的自定义选项,甚至可以选择清晰度。

  在角色扮演模式下,玩家可以随机挑选一个设定好的 AI 女友,其会根据玩家发送的信息实时生成文字内容回复。同时,AI 女友还能提供聊天、看视频、消除记忆、加好友、约会冒险等服务,甚至可以付费生成 AI 自拍视频。

  对玩家来说,玩法丰富是好事,也是坏事。因为任何定制都需要积分兑换,例如,定制皮肤中,衣服套装需要 5 积分,特殊姿态需要 10 积分。

  玩家想获得积分,得通过充值途径。从最低 9.9 元的 7 天黄金会员,到最高 799 元的钻石会员,不同等级间权益的最大差别在于积分数量。即便你是黄金会员,和 AI 女友的对话次数还是会受到限制,只有钻石会员才能享受无限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内积分不能单独购买,只能通过订阅会员和每日登录获取(5 积分)。

  “365 天钻石会员”的套餐售价为 799 元,日单价约为 2.2 元。这个均价也许看起来不算贵,但有些功能的实际体验并不如想象中好。

  例如,单次对话需要支付 2 积分的冒险模式玩法,实际是以纯文字对话为主,玩家不需要任何操作,AI 女友有时会提供选项,让玩家选择;有时只是单纯的场景描述,玩家可以自己编造对话,AI 同样会根据玩家的对话和决定生成内容。张梵西讲述,他在回复了几次后,剧情似乎陷入了死循环,AI 女友一直在寻找出路,而且回复的内容“机器味儿”明显,毫无冒险的沉浸感。

  实际上,网上对于这类 AI 女友小游戏的付费模式吐嘈声也不少,例如小程序启动会夹杂广告,进行任何操作都需要充值。其中最离谱的一款,连聊天功能都不提供,仅在充值后可按照玩家的设置消耗积分生成图片。玩家发现上当后想退款,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拉扯。

  困扰张梵西的,除了这类 AI 女友游戏的价格问题,还有其过快流失的新鲜感。

  “我们建了个社群,只要发现好玩的恋爱游戏都会互相分享,AI 女友游戏刚出来的时候,热度挺高的,现在就剩我一个人还在玩,也不知道还能玩多久”,当问及原因时,张梵西告诉「定焦 One」,在现实生活中他没有女朋友,希望在虚拟世界里寻求安慰。

  他所提到的新鲜感流失,其实与一些 AI 女友游戏的制作流程有着密切关联,一些小型游戏厂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忽视了游戏玩法的创新和丰富性。

  不同阵营的不同玩法

  根据「定焦 One」了解,所谓 AI 女友游戏,其 AI 含量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制作端,能够利用 AI 工具大幅提效,加快游戏制作流程,二是用户端,运用 AI 技术与用户互动,提升用户体验。

  从形态上来说,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小程序为主的轻量化小游戏,玩家不用下载 APP,可以直接在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小程序上点开即玩。由于小游戏最初兴起是在微信端,大多数厂商也会首选微信小程序;另一类则是新兴游戏厂商(自然选择、Anuttacon 等)布局及游戏中大厂布局的全智能生态产品。

  据从业者介绍,一款游戏上线需要经历:提出游戏概念——选择游戏引擎——设计游戏内容——制作人物背景——游戏测试——平台发售——游戏运营这几个环节。

  小游戏本来在每个环节上都更轻巧,如今引用 AI 技术后,成本更是大幅降低,制作周期也明显提升。例如,Sora 生成 AI 视频,直接跳过了美术的原画、3D 建模、2D 渲染环节;ChatGPT 可生成游戏玩法大纲,再由人工二次修改;对于门槛低、重复性强的游戏测试过程,可以由 AI 工具“007”不间断测试。

  但在提效的同时,这类游戏也暴露出玩法单一和同质化的问题。

  有玩家表示,AI 女友游戏与之前的 AI 聊天陪伴应用、智能体应用相比,在体验方面没有形成明显差异,其区别仅在于 AI 女友游戏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人物和立绘选择。

  AI 女友小游戏的本质仍然是“小游戏”,主要通过投流(即买量)吸引用户,而不考虑玩法与趣味性能否留住玩家。有游戏从业者此前告诉「定焦 One」,一般来说,研发和买量是小游戏成本中投入最多的两块,两者占比大概是各 50%,有一些小游戏的买量成本甚至能占到 70%。

  其商业模式也和小游戏类似,小游戏的变现方式为三种:IAP(即内购付费,比如玩家充值、为道具礼包付费)、IAA(即广告变现,指小游戏中插入广告,部分游戏提供看广告赚积分服务)以及 IAP+IAA 混合变现。“肝与氪”,玩家总要选一个。

  相对而言,游戏中大型厂商则要理智许多,游戏开发周期更长,尽管 EVE 等还没正式上线,但我们能参考乙游的商业模式来探寻其赚钱链路。

  以祖龙游戏开发的《以闪亮之名》和腾讯开发的《光与夜之恋》为例,这两款游戏在 2023 年斩获乙游营收前两名,其盈利模式主要在于道具收费,以丰富的玩法吸引玩家,然后通过道具系统,尤其是时装,吸引玩家充值。

  其次,周边产品也是重要的盈利渠道之一。比如《以闪亮之名》的盲盒集卡,集卡搭配盲盒,考虑到重复问题,集齐全套所需的成本可不低。《光与夜之恋》不仅推出了各种集卡玩法,包括高端镭射卡,还曾与华为联动,邀请玩家参与活动获取明信片、游戏贴纸等小礼品。

  尽管网易、自然选择等公司的 AI 女友类型游戏没有透露出太多信息,但通过道具收费和售卖周边产品盈利,同时减少对游戏性和平衡性的破坏,不失为长期盈利的可行方案。

  在游戏分发方面,中大型游戏公司通常会选择与手机厂商合作,提高应用商店的推送频率,并推出相应的游戏活动,通过赠送游戏内道具或周边礼品吸引玩家。互联网大厂还可以利用其他 App 为游戏引流,如腾讯在 QQ、微信对游戏进行宣传,字节跳动可在抖音、今日头条帮助游戏分发等。

  游戏公司赚长期的钱,自然是玩家乐意看到的,这意味着零充玩家和微氪玩家也能获得一定的游戏体验。但前提是游戏的玩法丰富,能够吸引玩家定期上线体验新内容。如果仅仅是像 AI 聊天工具、智能体一样聊天,显然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小厂探索路线,大厂决定方向

  如今,在游戏制作中使用 AI 已经成为一大方向。

  伽马数据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称,约 80% 的头部游戏公司已在人工智能、扩展现实(XR)、云计算、数字孪生及游戏引擎开发等前沿技术领域开展战略布局。超过 99% 的受访从业者证实其所在机构已通过多种方式应用 AI 工具,其中半数受访企业成功构建 AI 生产管线以优化虚拟内容制作和营销流程。

  AI 的广泛应用,大幅缩短了游戏的开发周期,也导致 AI 女友类型的小游戏十分泛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受制于技术能力,玩家期待中的"真实交互"尚未兑现。这对于大模型的响应速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游戏玩家需要的是立即响应,而不是逐字逐句生成;AI 女友若不能模仿真人口吻说话,难免让玩家感觉“出戏”。

  有玩家表示,与以前《高考恋爱一百天》《千恋万花》等传统恋爱游戏不同,AI 女友游戏的最大卖点在于模拟真实交互,但从体验来看,文字内容还是不可避免地带有 AI 风格,现实中几乎没有人会这样说话。

图源 / 高考恋爱一百天官方微博

  比如玩家倾诉今天工作比较累,大多数 AI 女友并不能第一时间识别“玩家需要安慰”,而是会回答怎么减缓工作疲劳。即便输入“需要安慰”的提示词,AI 女友的回答还是充斥着形容词和“不仅.……还..……”。

  这显然是 AI 女友背后的语言模型并没有完全训练好,与开发者设定的网络模型参数有着直接关联。

  其次,随着开发成本降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许多游戏甚至不得不走擦边路线以吸引玩家。这不仅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声誉,还可能导致玩家对 AI 女友游戏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后,AI 女友游戏的竞争对手不只有传统恋爱游戏,还要跟真人社交及娱乐方式角力。

  哪怕是《完蛋!我被美女们包围了!》这种现象级恋爱游戏,在为玩家提供短暂的满足感后,也迅速被玩家抛弃。

  我们期待中的 AI 女友游戏,是相较于传统恋爱游戏,优势在于可利用 AIGC 实时生成内容,玩家不再从一个个游戏框定的选项中做选择,而是可以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游戏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做更真实的自己。这种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和情绪价值,是传统恋爱游戏所不能提供的。

  目前,小游戏厂商借助 AI 降低开发成本,但面临同质化与玩法单一的问题;中大厂则凭借技术和资源,有望用 AI 重塑游戏本质。但无论哪种,期待中的 AI 女友游戏离真正的爆发期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