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林志佳拍摄)
4 月 29 日消息,据报道,美国限制英伟达 H20 芯片对华出口之际,英伟达为维护其在中国市场的 CUDA 生态地位,正在低调地启动“B计划”,即考虑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并可能为未来将中国业务单独拆分做准备。
该报道称,内部人士私下将这种情况描述为“就像一位船长试图修补每一个漏洞,明知船即将沉没”。这不仅是英伟达的一项常规调整,而且也是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的生存之战。
对此传闻,29 日上午,钛媒体 AGI 向英伟达方面寻求进一步信息。截至发稿前,英伟达(NVIDIA)发言人回应称:我们拒绝发表评论。
但有多位行业人士分析称,这一消息可能只是一个谣言。
据悉,英伟达 NVIDIA 创立于 1993 年,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是美国一家以设计和销售图形处理器(GPU)为主的无厂半导体公司。1999 年,英伟达发明了 GPU 图形计算,这极大推动了 PC 游戏市场的发展,重新定义了计算机图形技术,并开创了现代 AI 加速计算的新时代。近年搭上元宇宙、加密货币以及人工智能东风,最终几乎一统 AI 算力芯片市场。
如今,英伟达已成长为一家全栈 AI 计算公司,致力于开发 CPU、GPU、DPU 和 AI 软件,为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元宇宙等领域,提供加速计算解决方案。目前在 GPU 或加速计算领域,英伟达在全球市场份额高达九成以上。
自 2022 年 11 月开始,OpenAI 公司发布 AI 聊天机器人 ChatGPT 迅速风靡全球,并掀起了一场围绕 AI 大模型的竞赛和热潮。而作为 AI 底层算力领先者的英伟达,是这轮热潮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其 GPU 产品在大模型训练上几无替代品。随着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公司之间 AI “军备竞赛”升温,英伟达的 A100 和 H100 芯片成为大模型训练的“硬通货”。
2023 年 3 月,英伟达 CEO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 AI 超级计算机 DGX 是大模型背后的引擎,他曾亲手将全球首款 DGX 交给 OpenAI 公司,自此之后,全球超 100 家头部企业中有一半安装了这款产品。
据估算,英伟达 AI 芯片目前占据计算领域全球销售额的 70% 至 80%。
2023 年 5 月,英伟达市值突破 1 万亿美金大关,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全球第一家由华人创立的万亿美元市值公司、第七家市值冲破 1 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司,并成为当前仅次于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 Alphabet、亚马逊的美股第五大科技股,创造了历史。
2024 年 6 月 5 日,英伟达市值首次突破 3 万亿美元,超过苹果,仅次于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上市公司。路透社称,英伟达的市值超过苹果,标志着硅谷的转变,当英伟达在华尔街掀起 AI 热潮时,苹果正在努力应对 iPhone 需求疲软和海外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
然而,过去两年,美国持续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英伟达 H100、H200、B100 等多款先进 AI 芯片产品都无法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
随着 2025 年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再次回到白宫,当地时间 4 月 15 日,英伟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8-k 文件称,已经接到美国政府通知,将“未来无限期”对中国和以色列等D:5 国家,禁止出口英伟达 H20 芯片,除非有许可证。“美国政府表示,许可要求是为了应对相关产品可能被用于或转用于中国超级计算机的风险。”
英伟达透露,截至 2025 年 4 月 27 日的第一季度内,公司减记约 5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00 亿元)费用,这笔费用与出口到中国等地的 H20 GPU 芯片相关。同时,与 H20 产品相关的库存、采购承诺和相关储备费用高达数十亿美元。这意味着,英伟达今后无法再向中国销售任何高性能 GPU 产品。
据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英伟达的减记意味着该公司今年可能损失 140 亿至 180 亿美元的收入。彭博表示,如果限制措施持续下去,英伟达在中国的数据中心业务降至低至中等个位数,与 2024 年初 H20 产量提升之前的水平相似。The Motley Fool 报道称,英伟达公司今年高达 30% 的销售收入可能面临风险。
英伟达一季度约 14% 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财报显示,在截至 1 月的 2024 自然年中,英伟达中国区年营收 171.0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248.30 亿元),为史上最高,比前一年 103.06 亿美元增长 66%。
同时,英伟达 2025 财年中,53% 的收入占比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
今年 4 月 17 日,黄仁勋卸下经典“皮衣”,穿上西服到访北京,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举行会谈。黄仁勋直言,美国政府加强芯片出口管制已对英伟达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他强调,英伟达将继续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4 月 18 日,黄仁勋到访上海,他直言 AI 发展潜力巨大,各国应加强合作与共享,推动共同进步与世界繁荣。中国市场对英伟达十分重要,英伟达遵从各国法律,也秉持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并致力于以最好的方式为中国市场提供服务。
另外,英伟达方面早前还向钛媒体 AGI 进一步回应称:“我们定期与政府领导人会面,讨论我们公司的产品和技术。”
入华近三十载,英伟达中国员工已增长接近 4000 人,几年间员工增长了近 56%,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都设有分公司与办事处,员工离职率非常低,年离职率仅为 0.9%。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称,英伟达是美国科技巨头当中,受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冲击最严重的代表性企业,其 AI 芯片正是美国要打压中国的领域。黄仁勋是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后第一个,也可能是近期内最后一个在北京稳住市场的美国科技企业掌门人。沈萌强调,中国短期内无法与英伟达割裂,会与黄仁勋合作找出解决方案;长期而言,中国企业能通过知识积累,在高端芯片研究上取得突破,美国出口禁令效应就会降低。
针对黄仁勋来华,央视评论称,今年以来,中国 AI 企业对 DeepSeek 横空出世,一方面表明美国对中国高端芯片的出口禁令没有达到限制中国 AI 产业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巨大,AI 产业前景广阔,会给国内外上游的芯片企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在美国滥施关税之下,我们乐见像英伟达这样的全球企业继续深耕中国。”
截至美股 4 月 28 日收盘,英伟达(NASDAQ:NVDA)股价下跌2%,报收 108.73 美元/股,市值从最高 3 万亿美元下降至 2.65 万亿美元左右。据测算,年初至今,英伟达市值已经蒸发超过 6 万亿元人民币。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