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朱江明:红海竞争没有退路,销量是第一性原理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朱江明

  在这个每一天都可能有新车上市的 2025,中国汽车行业步入了极限内卷的新常态。

  2025 上海车展,超千家企业参展、超过百款新车集中亮相,汽车行业的“热闹”似乎远未退潮。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朱江明在接受媒体群访时透露,今年市场预计将迎来 600 至 700 款车型上市。若将年度改款车型纳入统计,该数据或达此规模;而严格意义上的全新车型,实际上经统计约为 120 款。

  在朱江明看来,行业已经步入深度红海竞争,绝对是残酷的,价格战必然不可避免。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格局中,新势力车企、传统中国车企与海外车企构成三大主要竞争阵营,未来三年对每一家车企而言,其销量表现都至关重要。

  可以说,市场格局最终明朗尚还需要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在此关键窗口期内,各大车企开始疯狂向市场推出新产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让自己活下来。

  朱江明坦言,去年对今年市场的一些预估和策略都有调整,但零跑整个B系列车型的定价策略没有变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零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信心完成今年的销量目标。

  走量车型打开新增量,冲刺年销 50 万辆

  零跑在 2024 年全年销量达到 293,724 辆,同比增长 103.8%,在造车新势力销量排名中稳居前三。2025 年一季度,零跑共交付 87,552 辆新车,同比增长 162%。

  朱江明给零跑定的 2025 年销量目标是冲击 50 万辆,海外市场销量达到7-8 万辆。这一目标意味着零跑要在 2025 年实现接近翻倍的销量增长,这就需要零跑有更多走量车型。

  根据零跑的产品规划,2025 年B平台将会有三款产品上市,分别是 B10、B01、B05。零跑预计B系列车型将贡献 40% 的增量,并且海外市场的占比将提升至 15%。

  其中,B10 车型已在 4 月 10 日正式上市;B01 在上海车展亮相,预计七月上市;B05 预计 11 月开启预售。

  作为零跑B系列首款全球化产品,零跑 B10 定位紧凑级 SUV,依然延续高配低价策略,价格区间在 9.98-12.98 万元,上市一小时大定超 1 万辆。近日,零跑官宣 B10 第 1 万辆下线。

  朱江明表示,随着二季度新产品陆续上市,零跑 B10 有望成为市场爆款;零跑 B01 虽然还未公布售价,但在颜值、功能配置上都有一定的竞争力。

  零跑定位车圈“优衣库”,一直采取高配低价策略赢得市场份额。不过,在高端化方面,零跑也在布局。根据网上信息显示,对标理想 L9、问界 M9,零跑将要在今年推出全尺寸旗舰 SUV 的D系列车型,售价将会在 20-30 万元,预计将在 12 月亮相。

  在这次交流中,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代表零跑品牌以及技术最高端的车型将会在今年零跑十周年推出。”但关于D系列更多信息,曹力并未透露。

  朱江明则表示,零跑的特点是坚持全域自研、成本定价,高端产品依然遵循这两个原则。“所谓高端就是要用目前业界最好的技术、最先进的技术,别人有的配置我们必须有,别人没有的配置我们还要有。哪怕是豪华高端品牌,同样还是成本定价。”

  辅助驾驶是未来,但要回归理性与安全

  在 2025 年,几乎所有车企都在围绕智能驾驶展开新一轮竞争。

  朱江明认为,端到端的辅助驾驶一定是大趋势,也必然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制高点”。

  然而,当前行业发展仍面临阶段性挑战。部分市场宣传中存在夸大功能、弱化风险的现象,例如不当展示“车内睡眠”“脱手驾驶”等违规操作,这类误导性内容不仅可能引发用户对技术能力的误判,更存在显著的安全隐患。

  对此,零跑主张行业需强化技术能力的客观宣传,推动智能驾驶功能标准与使用规范的完善,从源头上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智能辅助驾驶正逐步成为车企打造数智化供应链体系的关键支点,也在重塑整车厂的行业角色。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中,车企正从传统制造商加速转型为“数智链主”。

  朱江明认为,端到端辅助驾驶的演进路径,与早期互联网生态的构建逻辑高度相似——数据已成为驱动技术革新的核心资源。正如互联网企业依托海量数据推动爆发式增长,智能驾驶技术的迭代同样依赖于真实场景中海量驾驶数据的沉淀与反馈。这不仅关乎算法训练与模型优化,更关乎持续解决实际驾驶中的“长尾问题”,从而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整车企业因其贴近用户、直接连接使用场景的独特优势,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者。作为数据的第一触点,车企能够实时洞察用户需求、收集行为数据,并据此优化软硬件体验,实现对用户价值的精准兑现。

  因此,朱江明认为,整车企业主导智能驾驶研发,是实现技术突破与用户价值最大化的关键路径,也是构建高效数智化供应链生态的核心基础。

  回顾新能源汽车从 2014 年至今的电动化发展节奏,辅助驾驶技术的成熟进程将进一步提速。当前,高速公路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接管频次持续降低,城区复杂路况的辅助驾驶能力亦逐步提高。基于此技术演进趋势,朱江明预判未来3—5 年内,L3 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商业化落地具备现实可行性。

  在智能驾驶领域,零跑前期采取跟随策略,自 2024 年初起加速布局,将研发团队规模从 300 人扩充至 500 余人,通过高强度投入与顶尖人才引入,结合自身 AI 技术优势,实现技术研发的跨越式发展。

  朱江明透露,零跑计划在 2025 年二季度,基于 B10 车型搭载的高通 8650 芯片,实现点对点通勤功能,希望城市辅助驾驶在今年三到四季度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我们希望在安全方面比行业内的其他竞品有所突破,希望把 AEB 做到行业内最先进的水平,在辅助驾驶里面先把安全放在首位,这是零跑要做的事情。”朱江明最后强调说道。(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张敏,编辑|李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