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3000亿美元的OpenAI,反而是“价值洼地”?

  7 月 7 日消息,The Information 撰文称,人工智能领域,并无便宜可捡。最近,投资者向 OpenAI 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创办的 AI 初创公司 Thinking Machines Lab 投资了 20 亿美元,尽管这家公司成立才五个月,尚未推出任何产品,且收入几乎为零。

  然而,如果仔细分析,价值依然可见。审视整个 AI 领域的估值、增长率和收入,便能在泡沫中分辨出合理的价值,并区分开那些有望成功的公司与那些可能难以满足投资者高企期望的企业。

  其中的赢家,无疑是两家业内最知名的 AI 模型开发商——OpenAI 与 Anthropic。它们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展现了惊人的增长速度。

  根据 The Information 2 月的报道,Anthropic 预计全年的收入将略低于 40 亿美元。而上周的最新消息显示,该公司已提前达成 40 亿美元的年化收入目标,其当前的增速几乎是年初的四倍。

  OpenAI 的情况也类似。根据 4 月末的报道,OpenAI 预计今年的营收将达到 120 亿美元,而到 6 月初,该公司的年化收入已经突破 100 亿美元。

  这两家公司都在构建支撑整个行业的核心 AI 模型,发展势头不可小觑。

  Anthropic 于 3 月初完成最新一轮融资,估值为 615 亿美元,其市销率(估值/收入)约为 15 倍。同一时期,OpenAI 的估值已飙升至 3000 亿美元,市销率约为其今年预期收入的 25 倍。

  作为对比,Altimeter 投资人雅明·鲍尔(Jamin Ball)在其博客中分享的数据显示,包括 Snowflake 和 ServiceNow 在内的十大高估值上市软件公司,市销率的中位数也仅为 15 倍,而这十家公司未来一年的预期增长率中位数仅为 11%。显然,OpenAI 与 Anthropic 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这些企业的平均水平。

  在 AI 行业中,OpenAI 与 Anthropic 的估值相对合理,尤其是与今年获得融资的应用类初创公司相比。例如,凭借 AI 搜索引擎实现快速增长的 Perplexity,其融资估值对应的市销率高达 116 倍。同样,企业搜索公司 Glean 和为律师提供 AI 工具的 Harvey,其估值也接近年化收入的 70 倍。

  精品投行 Aventis Advisors 的董事菲利普·德拉兹多(Filip Drazdou)指出:“很多估值并非基于收入,而是基于这些公司所意图颠覆的行业规模和其中蕴含的机会。”他以 Perplexity 为例表示:“当 Perplexity 出现时,大家认为它会颠覆谷歌,估值理应达到数十亿美元,所有投资者都想分一杯羹。现在看来,我感觉它的收入远未达到预期,因此估值过高。”

  Perplexity 的增长确实令人瞩目:根据 The Information 2024 年 3 月的报道,该公司的年度经常性收入仅为 1500 万美元,而彭博社的数据则显示,到了今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 1.2 亿美元。然而,Perplexity 的估值也迅速从去年 4 月的 10 亿美元跃升至最新融资时的 140 亿美元。Perplexity 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它直接与 ChatGPT 以及另一个强大基础模型 Gemini 展开竞争。

  作为 AI 领域最受欢迎的两家模型开发商,OpenAI 与 Anthropic 不仅仅是在颠覆现有行业,它们本质上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这意味着,它们与只在现有基础上构建应用的公司不同,理应拥有更高的溢价。

  但与其他 AI 模型开发商相比,OpenAI 与 Anthropic 的估值仍显得相对保守。例如,较小的竞争对手 Cohere 和 Mistral AI 去年融资时,估值都超过了年化收入的 200 倍。

  公开交易基金 SuRo Capital 的投资人威利·李(Willy Lee)将 OpenAI 和 Anthropic 比作支付处理公司 Stripe。他表示,在电子商务领域,Stripe 创造了一个应用开发者可以依托的生态系统。“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和护城河。”SuRo Capital 基金投资了包括 OpenAI 在内的多家高速增长的创投企业。

  OpenAI 和 Anthropic 的战略也在逐步向 AI 应用领域延伸,这与三大云计算公司(微软、谷歌、亚马逊)采用的策略相似:首先建立关键基础设施,形成分销网络,再利用这一网络向客户销售应用程序。例如,微软通过 Azure 云计算部门销售的商业智能应用 Power BI,就与 Snowflake 和 Databricks 等公司形成了竞争关系。

  SuRo Capital 的李指出:“在大语言模型领域,谁能够深深嵌入到某些生态系统或应用中,谁就能占据巨大的优势。无论是 Anthropic 试图成为编程领域的专用模型,还是 OpenAI 想要成为‘万能模型’,他们的目标都指向这一点。”

  Anthropic 收入激增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 2 月推出的编程助手工具 Claude Code。OpenAI 则预计,新产品和 AI 智能体将成为其收入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OpenAI 的收入大多来源于 ChatGPT。此外,OpenAI 还在开发类似咨询服务的业务,这可能与 Harvey 等 AI 初-创公司形成直接竞争。

  OpenAI 的发展战略表明,AI 智能体将是其未来的重要方向。这也意味着,像 Sierra 这样的 AI 客服智能体初创公司将面临来自 OpenAI 的直接威胁。Sierra 去年秋季以 45 亿美元估值融资,根据路透社报道的数字计算,其当时的估值已超过其年化收入的 200 倍。

  当然,在瞬息万变且充满不确定性的 AI 领域,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OpenAI 和 Anthropic 都在快速消耗现金,可能难以迅速实现盈利。而像 DeepSeek 等低成本竞争者,或是 Meta Llama 等开源替代品,都可能抢占市场份额,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另外,消费者和企业对 AI 技术价值的失望情绪,可能会拖慢整个行业的增长速度。但至少在目前看来,OpenAI 和 Anthropic 仍是人工智能领域中最接近价值投资标的的初创公司。(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