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强塞AI暴涨价!小哥惨遭Office全家桶绑架,每月含泪打钱一次未用

  新智元报道

  编辑:桃子

  最新调查称,全球仅有8% 的人愿意为 AI 买单!然而,科技巨头们正以「创新」之名,将 AI 硬塞进日常软件中。一位外国小哥 Ted Gioia 发文吐槽自己被微软 AI 全家桶绑架,每月不得不花冤枉钱。

  现实中,你遇到过 AI「绑架」吗?

  国外一位创作者小哥 Ted Gioia 撰长文自曝,如今科技大厂,硬把 AI 塞进生活边角。

  而且还是强制灌输,无从选择!

  几个月前,Ted Gioia 打开微软 Outlook 准备发一封邮件,却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弹窗打断——

  微软 AI「伴侣」Copilot 热情地要帮忙代笔。

  不过,前提是先交费:「如果认同我的工作,请考虑付费订阅以支持我——每月仅需 6 美元(按年订阅更优惠)」。

  可当时 Gioia 心想:伴侣?谁要这虚情假意的机器人多管闲事?更别提,收到邮件的人估计也不想看一堆 AI「塑料文字」。

  于是,Gioia 费尽心思找到了禁用 Copilot 的方法,终于松了一口。

  可没几天,微软又给他整了个「惊喜」:

  Excel 文件无法保存,除非同意更新后的软件条款

  Gioia 不得已更新后,竟发现 AI 功能被强行塞进所有的微软办公全家桶,Excel、Word、PPT 一个不落。

  更离谱的是,微软还把每月的订阅费涨了 3 美元,就是为了覆盖所谓的这些新增的 AI「福利」。

  而根据这份「协议」,付费用户可每月使用 AI「伴侣」多达 60 次。

  如你所见,Gioia 账户的 credits 原封不动,一次也没有用,却得为它掏冤枉钱。

  硬把 AI 推向市场,科技巨头这么做也有不得已的理由。

  AI「强制喂食」,科技巨头吃相难看

  因为,根本没有人愿意为 AI 买单。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只有8% 的人愿意为 AI 掏钱。所以,科技大厂必须把 AI 和其他一些不得不用产品捆绑销售。

  对于用户来说,根本没得选(PS:这种经历,国内的朋友也是感同身受)。

  Gioia 反问道,「人类历史上,可曾有过任何一项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创新,却只有8% 的人愿意为之付费」?

  电话、冰箱、电视机、互联网,哪个不是人人都抢着用、乐意花钱?

  但 AI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人们不信任它,甚至厌恶它——并且这种情绪与日俱增。

  你不想用 AI?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微软把 AI 塞进 Office 全家桶,谷歌把 AI 答案硬插入搜索结果中,Spotify、亚马逊也开始向音乐和书籍中掺入 AI。

  AI,就这样被部署到每个人生活的角角落落。

  这些科技巨头之所以将 AI 捆绑到其他产品和服务中,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便是——掩盖亏损。

  若是将 AI 单独收费,他们的这套把戏就玩不转了。

  就算公众对它不温不火,甚至充满敌意,硅谷 CEO 们照样可以假装 AI 是棵摇钱树。

  在此,Gioia 做了一个类比,「这就好比一家餐厅推出一款花岗岩石头当甜点。没人会买,更没人会吃——这款产品注定一败涂地」。

  但是,如果这家热门餐厅把每份餐费提高一美元,然后在给每个顾客的账单上附赠一块石头——那他们就可以大言不惭地宣称:

  每一位顾客都享用了我们的石头甜点。

  每一位顾客都为这块石头付了钱。

  我们美味的花岗岩石头让餐厅的利润更高了。

  这就是硅谷的「AI 算账法」。

  这也就是为什么谷歌要学微软的套路。科技巨头是垄断玩家,规则都由他们定。

  人类没得选,AI 毒瘤又难除

  如果他们真的给人们选择权,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拒绝这场披着「创新」外衣的暴政。

  只要实行「用户选择制」,AI 的商业模式将在一夜之间崩溃。

  此前,消费者调查已证明了这一点:当 AI 作为新功能加入冰箱时,人们无一例外选择不带 AI 的型号。

  WSJ 发文警告称,「公司应该警惕在产品中强推 AI」。

  而且,人们抵触的远不止是产品和服务。他们甚至不希望 AI 染指任何形式的文本或文件。

  换作是以前,用户的负面反馈,足以让任何一家公司在添加 AI 功能前三思。

  但如今,AI 市场的玩家多是垄断巨头。他们的做法正变得一天比一天更肆无忌惮。

  现在,Meta 正计划用比谷歌或微软更激进的方式,向你疯狂推送机器人。

  他们正在训练 AI 机器人给你发消息,不管你愿不愿意。

  Gioia 表示,「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说多了都是泪),要想禁用 Facebook Messenger,唯一的办法就是注销掉整个 Facebook 账号」。

  对这种行为,我们有专门的词来形容。它叫「垃圾信息」——一种人人都恨之入骨的东西。

  然而,这正是 AI 革命的毒瘤所在。

  它看着就像垃圾信息,闻着也像,尝起来更是一股垃圾信息的味儿。

  如果我们决定抵制 AI,会发生什么?残酷的现实是,我们根本做不到。它的势力已经太过庞大。

  Gioia 自述,如果我想要抵制 AI,就必须放弃:

  邮箱账户

  所有的谷歌搜索

  文字处理软件

  以及 Excel、PowerPoint 等等

  亚马逊和许多其他的在线零售平台

  Spotify 和任何其他引入了 AI 的音乐流媒体

  与许多公司的客服进行联系

  这无疑是个坏消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为了生活和工作,根本离不开这些东西。然而,情况很快会变得更糟,不信你等着瞧。

  用户没有选择权,这事已成定局。

  最令人心寒的是,他们甚至在 AI 远未变得可靠之前,就已经把这一切强加于人。

  一位网友非常认同 Gioia 的观点,他表示,「并不是因为 LLM 毫无用处,而是科技公司将其与产品的整合缺乏深度思考」。

  微软和谷歌急于将 AI 塞进所有地方,完全失去了质量把控。订阅价格提高,却不提供更多的价值。

  还有人直接撕下了科技高管们的面具,这么做一切都是为了给投资人看。

  ChatGPT 也要上新了

  另一边,OpenAI 最近要在 ChatGPT 上线一款新功能——Study Together(一起学习)。

  这一工具与网络搜索、图像生成等并列。

  已经拿到访问权限的用户称,Study Together 能够引导人们完成学习过程。

  启用后,ChatGPT 会改变风格,通过提出更多问题并逐步拆解主题,帮助用户主动学习,而非仅仅给出解释答案。

  如下是,未开启和开启 Study Together 的对比——解释 VLLM 和 LLM。

  右边图片的回复中,ChatGPT 并没有一股脑输出答案,而是停下了发起提问「在我们深入之前,你能分享下学习区分 VLLM 和 LLM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不难看出,Study Together 的主要受众,可能是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那些使用 ChatGPT 进行结构化学习和复习的人群。

  不过,OpenAI 推出细节尚未知。

  有用户称自己灰度到了这一功能,但还不能测试。

  参考资料: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478279

  https://www.honest-broker.com/p/the-force-feeding-of-ai-on-an-unwilling

  https://x.com/testingcatalog/status/1941904151752970332

  https://www.testingcatalog.com/openai-experiments-with-new-study-together-tool-on-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