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北大校友挑起ChatGPT Agent大梁!今年刚博士毕业

  白交发自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挖不完,根本挖不完。

  小扎虽猛,但奥特曼依然有华人,坐在 OpenAI 发布会的C位。

  没错,OpenAI 发布会上,除奥特曼之外的四个人中就有俩华人,并且稳居C位。

  孙之清,95 后北大校友,DeepResearch 负责人。

  Casey Chu,OpenAI 资深员工,斯坦福数学硕士,领导 GPT-4 视觉输入初始原型的开发。

  网友表示:发布会出镜名单就是给 Meta 提供的挖角名单吗?没准下礼拜就被挖走了。(Doge)

  毕竟小扎想要,小扎得到,至少过去一段时间是这样的。

  而在 OpenAI 员工进一步曝光之下,这个项目负责的华人还有很多,挖是根本挖不完的。

  OpenAI 发布会C位还是华人

  对于 ChatGPT Agent 发布,奥特曼特意发了一条长长的推文,足以见得他的重视程度。而这么重视的一个项目,让两个华人——其中一个还是 95 后、刚来 OpenAI 一年多的北大校友小哥——来挑大梁。

  在直播中,孙之清重点从技术角度介绍了他们怎么对 ChatGPT Agent 专门强化学习训练,能够根据输入任务决定使用什么工具,以及什么时候使用工具。

  而 Casey Chu 则谈到了人类与 Agent 合作保持控制权,最后一步为什么一定要人类确认的重要性。

  接下来就扒一扒这两个C位华人。

  孙之清:Deep Research 95 后负责人

  孙之清,妥妥的 95 后,去年 6 月博士还没毕业就加入了 OpenAI,在后训练团队担任研究科学家。今年 2 月顺利从 CMU 拿到博士学位。

  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他已经参与了 OpenAI 的诸多核心项目,并且挑起大梁,包括不限于 o3/o4-mini,Computer-Use Agent。

  他还是 DeepResearch 研究负责人。另一位负责人Isa Fulford,当时 DeepResearch 和这次 Agent 直播发布都有亮相。

  在去到 OpenAI 之前,他就曾获得 OpenAI 的赞助。那是个「超级对齐快速补助」项目,可提供 10 万到 200 万美元赞助不等。最终他所在团队「从易到难泛化」的研究,获得了 10 万美金。这篇论文讲的是如何通过简单任务的监督学习,让模型能力扩展到能能处理超越人类监督的复杂推理任务上,最后还被选为 NeruIPS 2024 poster。

  能获得 OpenAI 给钱又给 offer 的赏识,与他学生期间「高质量输出」不无关系。

  目前他谷歌学术被引数超过 1 万,被引前三同时超过 1000 的研究都是他在北大本科、CMU 博士期间完成的。

  2019 年,还在北大读大四的时候,孙之清就以一作身份发表了 RotatE。最终被 ICLR 接收,如今已经被引 3231 次。

  他们研究了学习知识图谱中实体和关系的表示以预测缺失链接的问题,提出了名为 RotatE 的知识图谱嵌入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建模和推断各种关系模式。

  此外,他还在大三时,一作论文入选了 EMNLP 2018。毕业时其论文入选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15 级本科生“十佳”优秀毕业论文。

  而在博士期间,孙之清同样作为一作发表了不少顶会论文。研究方向包括对齐、语言模型、监督学习等等。他还被选为 2023 年数据科学新星,获得微软加速基础模型研究计划赞助的两万美金,以及谷歌 NLP 博士奖学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入 OpenAI 之前,他还参加了陶哲轩支持的 AI 数学竞赛 AIMO 项目,并以个人身份获得了进步奖的二等奖。

  让大模型做 IMO 级别的竞赛题,结果他微调了两个DeepSeek,一个负责生成一个奖励来训练,最终在不公开的 50 道测试题中成功解决了 22 道。

  Casey Chu:领导 GPT-4 视觉输入初始原型的开发

  再来看这位 Casey Chu,履历很简单,目前有且仅有 OpenAI 这一段经历,且已经工作五年,致力于研究多模态 AI 系统。嗯,这背景看起来就是小扎想挖的那种类型。

  五年时间,也算是见证了 OpenAI 快速扩张崛起成全球巨头的过程。

  他参与了 DALL·E 2、GPT-4 的研发。

  其中 GPT-4 项目,他领导了视觉输入初始原型的开发。

  此前,他曾在斯坦福攻读计算数学博士学位,不过中途退学了。2019 年他获得了硕士学位。本科是在哈维姆德学院学数学。

  华人挖呀根本挖不完

  就算是被小扎挖了这么多人,甚至还扯到了核心大动脉。但从这次发布会来看,撇开奥特曼,四个人中还是两个华人配置。

  于是有人感叹:奥特曼这里华人真是多啊。挖也挖不完。

  事实上,除了出镜的两位,从这位员工的推文看,整个项目团队华人也担当起顶梁柱。

  Aiden Low,本科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曾在斯坦福、滑铁卢大学交换,在 OpenAI 参与推理模型、GPT-4.5、4o 图像生成、GPT-4.1 项目。

  Martin(MengTian) Li,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随后在 CMU 攻读 Robotics,8 个月前加入 OpenAI,致力于大模型后训练的多模态研究,去到 OpenAI 前,她曾在 Waymo 呆了两年。

  Xikun Zhang 张熙堃,目前致力于 AI Agent、深度研究和 ChatGPT,本科在南京大学读一年后转学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随后获斯坦福博士学位。

  Szi-chieh Yu,负责数据这块,在 OpenAI 之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数据标注项目经理/高级研究专家。

  Yueheng Li

  此外,还有奥特曼转发的这位负责安全研究的 Karen Gu。

  而这还只是一个项目,看起来奥特曼团队还是挺多人的。

  但是怎么说呢,这次 OpenAI 并没有再更新贡献者名单。

  而且更早在今年四月发布 o3、o4-min 时就已经没有公开名单了。

  防火防盗防小扎。

  只是对小扎来说,这名单公不公开的应该也没啥意义了。现在核心人物过去那么多,让他们“内推”就好了。

  One more thing

  谁是第一个被扎克伯格盯上的 OpenAI 员工?

  OpenAI 内部现在职级最高的华人,首席研究官 Mark Chen——就是在扎克伯格疯狂挖角 OpenAI 研究员后公开吐槽小扎行为让他觉得“有人进了我家偷东西”的人。

  据最新的爆料说,Mark Chen 是扎克伯格最早约见的对象,在今年春天的时候,扎克伯格向他请教打造和领导顶尖 AI 人才组织的方法。并且向 Mark Chen 抛出了橄榄枝——

  “需要给出怎样的诚意才能请到你?几亿美元?还是十几亿美元?”

  Mark Chen 婉拒了,他对自己在 OpenAI 的状态满意。但这也让小扎下定了决心,很快就拟出了一份名单,亲自发邮件、短信,邀请他们来到自己的硅谷豪宅见面。

  最终,Mark Chen 名字之下的研究员们,退潮一般从 OpenAI 散去。

  而 Meta 顶级 AI 组织负责人,小扎找到了 Mark Chen 的替代,他出手 143 亿美元控股了这个人做 AI 数据标注的公司,看中他处于“卖水”生态位跟谁都认识的优势,而且还是个为了成功可以不折手段的年轻人。

  这个人就是 28 岁的 Alexandr Wang,口碑跟扎克伯格宛如照镜子一样。

  Alexandr Wang 没有任何犹豫地接受了 Meta 的职位,一跃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豪之一,个人一夜暴富。

  但因为 Scale AI 被 Meta 控股,出于商业保密和竞争的关系,原先大客户 OpenAI 和谷歌,很快终止了合作,公司收入锐减。

  Alexandr Wang 雷厉风行,控制成本,裁掉了 14% 的员工。

  [1]https://x.com/xikun_zhang_

  [2]https://x.com/jilin_14

  [3]https://www.linkedin.com/in/zhiqing-sun-5781b3100/

  [4]https://www.kaggle.com/competitions/ai-mathematical-olympiad-prize/discussion/518964

  [5]https://www.cs.cmu.edu/~zhiq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