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即时零售发展得如火如荼,外卖骑手在城市运行里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力量,他们的健康与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美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迭代,于 12 月 30 日在主要城市正式推出骑手防疲劳机制,这一措施不仅是对骑手权益的有效保障,也是平台以科技和温度守护骑手安全的鲜活实践。
回溯骑手防疲劳机制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美团多年来在全国不同区域的持续探索。早在四川试点期间,平台便测试了“连续跑单 4 小时后休息 20 分钟”的策略;随后在广西试点中,进一步升级了骑手防疲劳机制;到了浙江小范围试点时,“8 小时跑单后触发休息弹窗”的规则被纳入其中;而在浙江省内的持续测试里,又新增了“12 小时后触发强制下线”的条款。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美团在华东区域展开多次小范围试点与迭代,11 月 12 日从浙江湖州、丽水起步,12 月 10 日覆盖浙江全省,12 月 17 日延伸至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四省市,美团每一步都在倾听骑手声音、优化骑手防疲劳机制细节,最终形成了如今“8 小时提醒、12 小时强制下线”的成熟方案。
骑手防疲劳机制的核心逻辑清晰且暖心:当骑手连续跑单时长达到 8 小时,系统会及时发出休息提醒,温和督促骑手调整状态;若时长突破 12 小时,系统将启动强制下线措施,确保骑手得到充分休息,从根源上避免因过度疲劳引发的安全隐患。
从试点数据来看,骑手防疲劳机制的实施效果显著。在 12 月 17 日至 19 日华东四省市试点的前三日,仅 0.18% 的骑手触发了强制下线条款,99.82% 的正常跑单骑手完全不受影响;单日跑单满 8 小时收到弹窗提醒的骑手约占 20%,而试点区域骑手日均跑单时长稳定在 5.18 至 6.22 小时之间,这意味着绝大多数骑手的正常工作节奏与收入并未受到干扰。全国上线首日,这一良好态势得以延续,仅 0.36% 的骑手触发强制下线,约 18% 的骑手收到 8 小时休息提醒,充分证明骑手防疲劳机制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兼顾了骑手的实际工作需求。
骑手群体的反馈更能印证骑手防疲劳机制的积极意义。多数骑手认为,强制休息的规则让订单与权益分配更加公平,一位安徽骑手便表示,这一机制对八成以上的骑手都很合适,尤其能为那些因生活压力过度跑单的骑手筑牢安全防线。即便有少数骑手出于收入考虑存在不同意见,平台也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倾听——通过骑手恳谈会、客服咨询等多种渠道收集反馈,每周整理意见持续优化骑手防疲劳机制,既尊重骑手的劳动自主性,又坚守安全底线。正如参与恳谈会的专家所言,做好骑手疲劳管理,关键在于平衡安全保障与“赚钱诉求”,而美团的探索正朝着这个方向稳步前进。
从区域试点到全国落地,从规则初建到持续迭代,美团骑手防疲劳机制的每一步推进,都彰显着平台对骑手群体的关怀。它不仅用科技手段为骑手的安全保驾护航,更在实践中找到了保障与发展的平衡点,让每一位奔波在街头的骑手,既能安心工作,也能体面生活,为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