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AI全景图亮相!混元3D模型开源,智能体开发门槛大降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让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能用上好用的 AI。”7 月 27 日,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表示。

  图丨吴运声(来源:资料图)

  在该会议上,腾讯发布了混元 3D 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开放平台等 AI 新成果,带来了两大智能体开发平台的全新升级,首次对外展示面向 AI 时代的产品应用全景图。

  (来源:资料图)

  发布并开源混元 3D 世界模型 1.0,推出具身智能开放平台 Tairos“钛螺丝”

  会上,腾讯正式发布并开源了业界首个 3D 世界生成模型——混元 3D 世界模型 1.0。基于该模型,用户输入一句话或一张图,几分钟内即可获得高质量、风格多样的可漫游 3D 虚拟场景,而过去专业建模团队需花费数周才能完成。

  (来源:资料图)

  例如,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只需输入“一座中世纪城堡,城堡塔楼宏伟壮阔,城堡周围是一座石头雕像,石头铺成的路以及美丽的花朵,卡通风格”等简单指令,模型便可快速生成包含建筑、地形、植被的完整 3D 场景。

  (来源:资料图)

  在《把 AI 变成全新生产力》主题演讲中,吴运声解读了当下 AI 技术发展的三大趋势。其一是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演进;其二是从图文回答到全方位多模态交互的演进;其三是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自主协同的演进。因此,这对模型迭代提出了新要求。

  具体到腾讯,其混元大模型家族自今年以来持续升级和拓展。例如,每月更新混元旗舰模型 TurboS;基于 TurboS 基座的混元 T1 推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先后发布端到端语音模型 Voice、多模态理解模型 Vision 等。

  (来源:资料图)

  开源方面,腾讯混元大模型已实现覆盖图像、视频、3D、文本等全模态开源,其中图像和视频衍生模型数量分别超过 1400 个和 1600 个,混元 3D 系列模型社区下载量超过 230 万;面向端侧的 0.5B 到 7B 系列小模型、混元 Large-Vision、GameCraft 等也将于近期开源。

  (来源:资料图)

  发布新模型的同时,在本次会议上,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 Tairos“钛螺丝”。

  该平台包含模型算法和云服务两大模块,以即插即用的方式向机器人行业开放,供开发者自由组合创新。据了解,该平台的首批合作伙伴包括越疆科技、乐聚机器人、帕西尼感知科技、擎朗智能、众擎机器人科技、宇树科技等多家机器人公司。

  (来源:资料图)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腾讯 Robotics X 联合徐汇区新工办、区内企业代表“上海青心意创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帕西尼机器人有限公司”在会上达成战略合作签约,致力于共同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在徐汇区的聚集与发展。

  (来源:资料图)

  除此之外,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优图实验室、腾讯科技共同发布了《共生伙伴:2025 人工智能十大趋势》报告。报告指出,AI 正从“推理”向“行动” 跃迁,角色将从辅助人类的 “数字外脑”,演变为与人类协同的 “共生伙伴”。

  升级两大智能体开发平台,大幅降低智能体开发门槛

  大模型能力日新月异,智能体亦受到行业瞩目。此次会议上,腾讯两大智能体开发平台迎来全新升级,分别是面向企业用户的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和面向个人用户的腾讯元器。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由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升级而来,可一站式完成从数据处理、模型训练、知识融合到部署上线的全流程,大幅降低智能体开发门槛。本次升级后,用户零代码即可创建多个智能体并实现协同交互,轻松配置复杂场景。并且,通过对接主流数据库和腾讯文档等数据源,对话响应更加灵活、准确。

  那么,从企业角度看,通常情况下,其更倾向于在哪个环节使用该平台开发自己的智能体?

  吴运声指出,不同行业之间差异较大,但都旨在解决自身问题。他以酒店行业为例,说明专属智能体可解决客户入住前后的各类问题,比如入住前自动识别用户习惯,替代人工确认居住偏好;入住中直接对接酒店系统,避免过往联系前台时等待久、需转接的麻烦。

  实际上,工业、建筑、金融等领域行业数据复杂,智能体要想成功落地并不容易。如果从技术角度入手,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突破方法?

  对此,吴运声认为,开发智能体时可借助行业沉淀的工具、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自有知识库等进行,在深度理解行业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来满足需求。

  “腾讯元器”的升级体现在,进一步加强整合公众号、腾讯文档等腾讯生态资源,帮助用户打造可一键授权矩阵号发布、拉取公众号知识库的公众号智能体。此外,优质智能体还将被分发到腾讯应用宝电脑版 AI 专区等渠道。

  相较于其他智能体开发平台,腾讯元器对用户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吴运声表示,一是依托腾讯生态,与腾讯云开发平台共用底层能力,因而在检索增强生成、多智能体等方面优势显著;二是生态优势,比如可以一键拉取公众号文章进知识库并直接发布;三是具备腾讯生态在C端流量分发上的特点。

  如今看来,智能体和大模型之间密不可分。在这种情况下,前者的普及对后者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在吴运声看来,智能体是大模型落地产生价值的重要形态,凭借大模型原生时代的自动思考、决策、感知环境等特点,能长期助力解决生活生产问题。

  因此,腾讯在推动智能体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方面亦有行动。本次大会上,其正式发起首届黑客松 Agent 应用创新挑战赛,鼓励开发者使用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和腾讯元器,探索智能体应用场景,打造更多好用的 AI 应用。

  迭代系列 AI 原生应用,展示十余个垂直领域 Agent

  AI 产品和 Agent 应用,也是腾讯在本次大会上展示的重点。

  (来源:资料图)

  过去两年,该公司基于混元大模型及相关平台能力,推出并持续迭代一系列 AI 原生应用,包括面向C端用户的腾讯元宝,以及助力用户构建专属知识库的腾讯 AI 工作台 ima 等。

  同时,还开发了十多个垂直领域 Agent,如可自动化完成人群提取、画像分析、商品优选等任务的企点营销云 Agent,能一键生成个性化旅游攻略、搜索点位周边吃住行玩信息的腾讯地图旅游规划 Agent 等,覆盖企业服务、生活、办公等众多场景。

  此外,在内容产业领域,腾讯首次介绍专为游戏开发者打造的全链路 AI 解决方案 VISVISE,其能实现游戏创作从创意孵化到资产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改造,加速 AI 与游戏行业的融合落地。

  综上,腾讯在本次大会上展示的 AI 产品应用全景图以“1+3+N”的布局为主。以自研混元大模型为核心引擎,构建涵盖平台能力与多元应用的完整架构,包括面向机器人的具身智能开放平台,面向B端和C端的智能体开发平台,以及多行业场景的 AI 应用与智能体产品。未来,腾讯将围绕模型、平台、应用等多维度继续发力,加速 AI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让每个人都能用上“好用的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