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业转向定制芯片,OpenAI自研芯片将量产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甄翔

  据英国《金融时报》6 日报道,人工智能(AI)公司 OpenAI 拟与美国半导体巨头博通启动自研 AI 芯片量产。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这款双方共同设计的芯片将于明年交付。《金融时报》分析称,OpenAI 与博通的合作标志着行业开始寻求定制化的英伟达芯片的替代方案。

  资料图:OpenAI 标志。(视觉中国)

  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上周四披露,一家神秘新客户已向该公司下了总额高达 100 亿美元的订单。虽然博通官方并未透露客户具体是谁,但了解有关事务的人士确认,新客户正是 OpenAI。上述消息宣布后,博通股价上周五飙升近 11%。

  《金融时报》报道称,OpenAI 此举旨在满足对算力的庞大需求,并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数月来,OpenAI 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持续表示,图形处理器(GPU)短缺拖慢了公司旗舰聊天机器人(ChatGPT)新版本的发布进度。OpenAI 高度依赖芯片设计巨头英伟达的现成 GPU,但随着各大 AI 公司对训练复杂模型的需求激增,芯片制造商与数据中心运营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此情况下,定制芯片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博通在定制芯片领域具有优势。OpenAI 与博通已合作逾一年开发用于模型训练的定制芯片。博通专精于其所谓的“XPU”半导体,这类芯片专为特定应用场景(例如训练 ChatGPT)设计。汇丰银行分析师近期分析称,预计 2026 年博通定制芯片业务增速将远超英伟达芯片业务。不过《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表示,博通的芯片并非在挑战英伟达,而是为了弥补 OpenAI 的硬件需求缺口。

  《金融时报》报道称,OpenAI 此举效仿了谷歌、亚马逊和 Meta 等科技巨头的策略,这些企业均已设计专有芯片用于运行 AI。目前,行业对训练和运行 AI 模型所需算力的需求持续激增。市场研究公司 eMarketer 的分析师伯恩对路透社表示,尽管英伟达的 GPU 仍是 AI 公司的主要选择,但定制芯片能增强特定性能,可起到突破瓶颈的作用。

  另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 The Information 上周五披露,OpenAI 大幅上调了未来几年的公司现金流消耗量。最新预测显示,到 2029 年,该公司将消耗掉 1150 亿美元现金,较此前预测高出 800 亿美元。今年该公司消耗现金流将超 80 亿美元,较此前预测高出 15 亿美元。为了控制飙升的成本,OpenAI 将尝试研发部署自己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