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恩达:智能体当下的最大瓶颈在于「人」
近期,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吴恩达接受《No Priors》节目采访,其在节目中与主持人共同探讨了当前 AI 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智能体(Agentic AI)的实现障碍,以及未来行业变革的关键趋势。
他认为,当前由少数顶级公司主导的「规模至上」叙事,已严重带偏了公众认知。尽管模型扩展仍有空间,但其难度已极其巨大。真正的突破将来自多个维度 —— 智能体工作流、多模态创新、实践应用驱动等。
吴恩达表示,AI 的发展绝非单一路径,而是由无数聪明人从不同方向共同推动的多元化进程。
针对智能体,吴恩达坦言当前智能体领域「营销热度的增速远超实际业务进展」。实现真正智能体应用的最大障碍,并非技术组件(如计算机控制、安全护栏),而是人才与工程化流程的缺失。
在当前最具自主性的应用案例中,他特别提到了 AI 编程助手:其展现出的多步骤规划与执行能力,使其成为当前最成熟、最具经济价值的智能体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吴恩达提出一个尖锐的观点:「现在看来,太多 2022 年的工作方式在 2025 年已经完全失效。」
他预测,未来五年最令人震撼、且多数人尚未意识到的,将是拥抱 AI 的个体所获得的能力提升。无论是专业工作还是个人事务,善用 AI 的人将获得「超乎想象的超能力」。